温暖期时,渤海国都在兴凯湖种水稻,可一旦气温下降,马上就种不了,比如五代时(这又是一个小冰河期)火山大爆发导致的全球变冷。
那么,水稻种不了,能种别的吗?比如小麦、糜子?
理论上可以,但有个风险:小冰河气候不但平均气温冷,最恶心的是极端气候频发。
你种小麦、糜子,生长关键期给你来个严霜甚至下大雪,马上颗粒无收。
多来几次,你就破产了。
所以,东北文明总是在温暖期发展起来,然后寒冷期立刻完蛋,再叠加屠杀,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的文明反复周期性清零。
明明唐代渤海国有城池、用汉字,甚至还有人去长安考中了宾贡进士(专为外国人开设的考试科目,发放宾贡进士文凭),以及开船去日本贸易,被称为“海东盛国”,他们甚至一度控制了黑龙江以北的黑水靺鞨,但为何到了明末就是那种渔猎原始人德性呢?
农耕文明总是被气候、人为摧毁是主要原因。
如果当时东北有北欧蛮子种植的黑麦,历史或许是另一个走向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;http://www.wwwtv5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