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都是集中交易的商业模式这条线衍生出来的。
解决货币匮乏难题,邵勋只想出了这一种办法。
如果今后哪个朝代发行纸钞,他也有功劳,因为预热过了,让市场对商票有了最基本的一点接受度。
接受了商票,那么对朝廷发行的纸钞也就没那么抗拒了一一纸钞,其实可以从「国库兑换券」之类的名目开始,锚定实物,事实上日元最开始就叫「兑换券」,只不过后来老百姓适应后,改成不能兑换了,变成了纯信用货币。
邵勋略略讲了讲「民部兑换券」(锚定布匹)、「少府兑换券」(锚定盐)、「司农寺兑换券」(锚定粮食)这类与纸币差异不大的东西。
但没准备发行,因为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,只能先尽量推广一些概念,改造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,丰富这个时代的金融知识。
许多东西,终究还是要与生产力相匹配才行。
山宜男听完后,多看了邵勋几眼,问道:「陛下可要为书赐名?」
邵勋刚想说不要,又顿住了,随后说道:「就叫《世说新语》吧。
山宜男起来走到一处,取来纸笔,然后跪坐而下,开始书写。
邵勋悠然品茗,看着美人奋笔疾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