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一百五十三章 “地中海” (2 / 8)

作者:孤独麦客 最后更新:2025/7/18 19:46:39
        而只要尝试渡海的人多了,就会慢慢带动航海相关技术的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邵勋不要求技术水平有多高,稳定往来于辽海沿岸各港口行不行?

        将事故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行不行?

        将辽海作为大梁朝的「地中海」,沟通青州之乐安、北海、东莱,冀州之乐陵、渤海、彰武,幽州之燕、北平、辽西,平州之昌黎、辽东、乐浪、带方,总计四州十三郡,

        行不行?

        作为后世之人,邵勋知道海运的效率能高到什么程度,成本又能低到什么程度,纵然有一定的沉船率,但比起几十分之一的运输成本,这些未必不能接受,关键是降低事故率,以及形成习惯一一习惯非常重要,渔民都没几个,更别说稳定的沿海货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唉,为什么不喜欢海运呢?昔年西征长安,运粮运得心肝疼。此番东讨慕容,每运一车粮食过去,路上起码消耗三车,如果从邺城、汴梁算起,消耗更惊人。」邵勋倒背着双手,慨叹道:「每次非得逼到大战临头,运输不便了,才想起海运。前有汉武帝登陆列口,今有一」

        他没再说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石虎、李世民都是最有名的迫于战争压力动用大规模海运的,但战争一结束,往往偃旗息鼓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渤海而言,说难听点还没朝鲜半岛、日本乃至勒人来得勤。

        唐中后期,山东半岛上的淄青节度使与人展开大规模马匹贸易,可往往是人家运马上门,然后运走中原的商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