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王,木底城似乎增兵了。”幢主刘九答道。
邵裕抬头看了下他,问道:“侯莫陈呢?”
“还在木底城西。”
邵裕收起地图,思索了下,道:“看清楚了?”
“清楚了。”刘九答道。
邵裕许久没有说话。
其实他半途分了一次兵。
过高尔山城后,向东行了数十里,然后一分为二,宇文部三千骑打着他的王旗,继续向东,沿着小辽水(浑河)大肆烧杀抢掠,而他则带着燕王府护军、左飞龙卫、悉罗部轻骑约一万一千人折向东南,进入南苏水(苏子河)流域,直奔木底城。
从玄菟、辽东二郡通向高句丽的道路其实非常复杂,大体上分南北两道但两道中又有分叉,邵裕现在走的便是北道中的南道,又称“木底道”。
这是一座平地与山城相连的城池格局,即当道有城,在其北五里的山上还有一座山城,共同构成了木底城。
这高句丽人怎么回事?明明王旗在北边,却不去北边防御,反而要在南边增兵?是何道理?欺软怕硬吗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