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上下、里外,此时界面上,灰沉暗影二度出现,又是那种“抹切”式的轨迹,覆盖了“葡萄串”至少二分之一的可见区域,饶是如此,仍难窥全貌。
好像,这只是某个庞然大物不经意划过的一小部分。大概是……整齐规律又带着点儿毛刺的边缘?
袁无畏第一个想到的是鱼鳍。
至于为什么跳转到这么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印象上,大概是因为,这一刻他听到了水声。
雷池实验场本就架设在一艘杂货轮上,靠着江边,有水声很正常。问题是,他此刻捕捉到的声响,并非是江水拍击土石的细浪,而像是在黑沉的海底深处,直叩心肺的压抑回波。
曾经长期生活在深蓝世界中,袁无畏对这样特殊的“水声”可太熟了。他下意识就认为,是哪个深水生物刚刚“经过”,浑然忘了他目前所在的位置。
等到理智将本能检视过一轮,他方才醒悟,这里与“深蓝世界”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。
可是,那低沉“水声”仍然在响,而且感觉越发地接近了。袁无畏甚至听到了其中的一点儿细节——好像是掺入了某种生物式悠远哼鸣的尾音。
虚缈、微弱、纯粹……如果非要加一点儿印象式的感情色彩,那大概便是“孤独”吧。1
听不到同类的回响,只有逐渐淡去的余声,渐归于无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