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珺这次回答得极为肯定:“没有,项目无限期停止了。”
也对,如果成功了也没这么多事儿。
按罗南现今眼光看,这个研究方向分明是朝着“布法”设计去的,应该是具体到“自我格式”,也就是奔着“黄金细胞”去了。
他还怀疑,吴珺的“分布式畸变基因网络生态”也属于这个方向。毕竟畸变生态是地球绕不过去的环境和社会基础,自我、社会、天地三重格式也不可偏废。
当年爷爷的荒野实验室也就是刚起了个头吧。
可是现在看烂嘴猿,最起码在基础设计和操作层面已经很有水准了。
罗南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,但从构形设计审美的角度看,他也是非常认可的。
他觉得这种设计很扎实,能够隐约看出一些基于现实的修正和调整,很有参考价值,不是那种“去掉大拇指”的超高端思路,他能从学到不少东西。
若能还原一二,别人不提,墨拉那个“冗余人”多半是要羡慕的,死巫、山君也要怦然心动。
所以问题来了,“烂嘴猿”与“披风”能挂上钩吗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