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情况下,这意外又成功的渗透,以及后续的发展,反倒不再是重点。重点在于,“镜鉴”与罗南认知和他存在本身的深度融合。
以后无论在哪儿,“镜鉴”都如影随形?
无论意识趋向何处,“镜鉴”都会透辟分析?
所以“镜鉴”就成为了一种天赋本能、灵魂烙印?
唔,好像挺有趣,但又古里古怪的。
不管怎样,纯从功能性上讲,这是好事。
“镜鉴”的功能性运转,基本是模拟、复现、推演的路子。就相当于快捷版、瞬发版的“观想时空”。具体来说,就是以“礼祭古字”体系为基础,以武皇陛下和瑞雯“合著”的《人神关系简史》主线撑起来的“演义时空”。
罗南也不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看法,修正他对“演义时空”的理解,提升“镜鉴”的模拟演算能力,正如当下。如此一来,他擅长哪个领域,对哪个领域的信息知道得更多,“镜鉴”的演算效率就更高——当然,更多还是趋向于历史领域,追溯历史的真实,也获得真实的反馈。
第九百章双透光(下)
目前这情况,模拟推演什么的且不说。“镜鉴”透进去,最直接的好处,就是打破原本高延迟、弱反馈的僵局。
信息通路其实还是那么点儿,很有限,但“镜鉴”的透射,高效整合了“大通意”“无等神力”“纯粹观察”等原本不同的手段,使之划入同一个领域。淡淡的光芒透进去,生灵声光的反馈、生命力的接驳、构形窍眼的刺激……什么都有了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