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发现不是梁庐,而松一口气?
因用岔了力道而暴怒?
又或是因那彻底断绝他前路的变数没有化为现实而庆幸?
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,当时的李维多半是判断失误,他以为梁庐还活着,只是放出罗中衡这枚棋子,骗了他的大招。所以只能闷头缩回“深蓝世界”舔伤口,继续谨慎观察、准备,搜集仪式配方,搜索梁庐这个心腹大患。
直到96年底,罗南横空出世。
李维现在大约已经确认,90年的时候,罗中衡背后并没有梁庐在支持,而是一个土著蝼蚁,掌握了终极武器的按钮……只是最终“没能”,又或是“没有”按下去。
吃一堑长一智,这样的情形下,李维是否也会更多考虑一层,琢磨新成长起来的大敌是怎样的性格底色?
尤其是相隔七年的这两个敌人之间,还有着最直接的血缘关系。
这样,在下一轮可能决绝对撞的关键时刻,新的对手是硬是软、是进是退,必将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。
以前李维没有做这个调查,或者说做了,但不太明显。
可能那家伙也不觉得,这算是个致命破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