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也好,可以更好地模拟、参照……可是看得多了,怎么感觉不妙呢?
巨大抽象的模型画作之上,亦有一头“笨蜘蛛”的模糊虚影,是信息映射也是推演模具。当罗南把握到一些基本节律,试探着给这边的“笨蜘蛛模具”一些“提前量”,其与“披风”之间,就产生了一些“互动”。
那是结构框架上的契合、摩擦和渗透。
虽然整体“互动”很丝滑,稍加掩饰,也许会更隐蔽,但天然状态下,“祭坛蛛网”的架构,代入“披风”节律,多半还是颇具“异物感”,随着“蛛网”持续铺开,这种“互动”是要更频繁的。
如今那边的“笨蜘蛛”,可不懂掩饰。
罗南叹了口气,注意力转向星门另一侧。现阶段他无法将自身指令准确传递到遥远的红硅星系,而且这种非自然的反向干预,绝非明智之举,既然做不到,那就等着呗。
笨蜘蛛还在持续传回积极的情绪,如果它真有情绪的话。
这种仿佛命中注定,等着糟糕命运降临的感觉很不好。但持续时间长了,无奈也就消解得差不多了。至少目前这情况,不至于被人一脚踩死,永世不得翻身。
“死亡惩罚”再苛刻,只要是游戏,就还有重来的机会。
于是罗南只是等待,等到了“笨蜘蛛”也警觉起来的那一刻。
这时已经晚了。
在“笨蜘蛛”警觉之前的一段时间里,它铺开的“蛛网”在时空距离上已经反常收缩,“超小型祭坛蛛网”的粘连支点基本上都聚集在一起,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。
再然后,针对性恶意直接锁定了它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