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卷三第180章 这是个啥 (3 / 6)

作者:易宿 最后更新:2025/7/7 8:42:59
        大家应该知道那个年代没有电烙铁,更没有电焊等等先进工艺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焊接的时候工匠是一手拿着烧红的烙铁,一手拿着锡条,硬将融化的锡点在铜丝和铜胎的链接点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一来必然造成流锡,或者是流银,这些锡和银站在铜胎之上很难去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为了美观就用锉刀去锉,但是再精细也会留下很多痕迹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后世,由于工艺改进,将焊接换成了用白芨汁制成的胶水粘接,就不会留下这种焊接痕迹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说你看景泰蓝的表面,越是干净整洁,越是精美的,越是后世制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这只是其中之一,还有用料的不同,錾刻、锻造、烧制,等等工艺的不同,也会留下不同的特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就太细致了,我如果讲完,咱们得吃明天早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你们记住一点就行,如果是明代的工艺,必然有焊接痕迹,把握住了这一点然后再说其它。

        怎么样大家觉得还不够详细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闻此话,几个外行才明白,原来鉴定一件古董不仅仅是看外面的老旧程度,里面的学问简直太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