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币面字口清晰,略带五彩包浆,几乎看不到流通痕迹和硬伤,微微转动还有车轮转光,绝对是未流通极美品。
张震长长出了口气,这就是三年后在香江拍卖到一千三百一十万美刀的那一枚上海一两。
他两次来光州有个夙愿,就是想遇到这枚币。
没想到在放弃希望的时候,被他救了两次的小乞丐却让他得偿所愿。
这枚币准确来说,是香江在1867年时铸造。
当年的港督为了增加造币厂的利润,想让此种银圆可以在清政府流通,试铸了几套样币送去京城,结果没被采纳。
因此只有个位数样币流传于世,品相好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后世机制币收藏圈里流行一句话,没有三两银,不算玩币人。
这三两银分别是上海一两,户部一两,和北洋一两,都是银圆里面的顶级大珍。
所以才能在几年后拍卖到一千多万美刀的高价。
后来问世的一些上海一两,由于品相一般,都只能卖到几百万,到近千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