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黄的图纸上,CBD核心区的地标建筑已初具雏形——参照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钢结构框架,顶部却融入苏州园林的飞檐元素,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龙鳞般的光泽。
“给贝聿铭先生发加急电报,”他对远在欧洲的钱酷吩咐道,“就说我这儿有个能让世界记住中国建筑的机会。”
资金筹备方面,张震展现出惊人的布局能力。
他利用欧洲投资银行的全球网络,发起“东方崛起”专项基金,吸引中东石油资本、日本财阀参与认购。
“告诉他们,这不仅是地产开发,”他在跨国电话会议中说道,“是在全球经济版图上为中国标注新坐标。”
卷五第141章继续甩手
当华尔街还在热议中国改革开放时,他已悄然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球的资本网络。
为确保高科技工业园快速落地,张震再次给卡尔本次打了电话。
“我们将建设华夏首个光纤通讯实验基地,配套半导体材料中试车间。
你立刻给我拉欧洲的专家过来!
只要科研成果转化落地,税收减免、利润分成,条件任他们提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