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年代,日韩品牌就代表着先进技术,尤其是电视机市场。
就连欧美家庭都用他们生产的电视机,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什么?
昌达尼深知买得起电视机的印度人,必然瞧不上国产,他们对国外品牌有种盲目的崇拜。
“Oneida”这个名字很不错,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。
不过为了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,他把名字中的字母“E”去掉,变成了“Onida”。
这一招奏效了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人们都认为“Onida”是日本品牌。
凭借这机智的取名法,昌达尼快速站稳脚跟,顺利度过了创业初的脆弱期。
但贴牌终究是贴牌,Onida的大多数利润都被日本的JVC收走。
他们拿到的毛利润只有10%不到,扣除各种成本后能有5%就不错了。
昌达尼当然不甘心,借着印度经济自由化的东风,他也开始和JVC进行本土化生产的谈判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