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,也是【神通境】及以上的境界,相较于【明意境】及以下境界的主要差别之一。
当修行者成功抵达【神通境】以后。
随着修行者自动觉醒自身的【天赋神通】。
大家根据【天赋神通】的不同。
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,而且相关差异会越来越大。
所以【神通境】及以上的境界只会存在大境界,全然不像此前那样存在着很多很多的共同性,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大境界之中的小境界。
如:【养气境】之中存在着能够将体内真气化作旋涡的【聚气阶段】,【纳源境】之中存在着能够范围性扰乱天地灵气的【扰灵阶段】,【蕴神境】之中存在着能够以心灵之力直接操纵实体外物的【神念阶段】,【明意境】之中存在着赋予真气对灵体特攻效果的【灭魂阶段】。
自【神通境】开始。
对于各个修行者而言。
所谓的道路,基本就算是已经确定了大致的方向。
正是因为如此,大家在修行之路上面的修行重点亦是会越发千奇百怪,变得几乎没有多少共同点可言,变得极具个人特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