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巴黎商报》和《新闻与图片报》都是日刊,3里弗绝对是赔本价。
约瑟夫淡然点头:“没关系,就按这个价卖。等石板印刷搞好了,成本应该能降到每个月3里弗以下。”
其实,就算亏损一点他也无所谓——报纸的销量冲起来以后,仅靠广告收入就绝对能扭亏为盈。
德尼科见他非常笃定,只好继续汇报下一件事情:“殿下,您之前说的那些‘报童’,我这里招到了40多人。”
他犹豫了一下,小心道:“我觉得愿意在巴黎街头买报纸的人,或许不会很多。”
报童正是约瑟夫准备的新型报纸销售手段。
眼下欧洲各国的报业,基本都是采用提前订报,然后由“送报员”送到客户手中的模式。
而后世耳熟能详的报童还没有出现。
以前制约报纸零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昂贵。平均一份报纸要4到6苏。而普通工匠一天的工钱也就5至10苏。很少有人会临时起意去买份报纸。
现在,约瑟夫将一份报的价格压到了2苏,未来还要降到1苏,甚至更低。这个价钱就有很多人很支付得起了。
约瑟夫很清楚,街头零售才是报纸销售的最佳渠道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