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会稽为瓷,特别是越瓷,竹纸,铜镜,藤麻布。”
“而丹阳,应是铜矿居多,州牧若是想集各地之长,则是吴郡丝绸供以许都贵人,庐江麻布可为扬州民生。”
许泽笑道:“我白昼的时候,曾去了一趟桐乡,也是刚回来,在步氏宗族里见到了他们的布坊,以鱼胶和乌桕叶这种药材,熬制在染缸里,布匹上色而不褪,远比一般的布耐洗,光是凭借这个,我就能在许都多卖数倍价格。”
“因为使华服不褪色,世家子弟、权贵巨商肯定喜欢,亦是身份的象征。”
“所以我敢肯定未来的商税能够倍增。”
几人一番商谈,几乎都同意许泽的提议,而且也明白未来的工程极其宏大,若是做成了,日后他们参与的人,都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。
故此,人人都在出谋划策,上到运漕修建的线路,下到引商贾出资的谋划,一直商议到了深夜。
许泽看说得都差不多了,将杨修的笔录拿来通篇看完,问道:“德祖现在有奏疏的眉目了吗?”
“有了,”杨修无需多想直接诵念道:“臣许泽顿首再拜,谨奏圣听。扬州水潦为患,芍陂溃决,漂没庐舍千余区,溺毙民丁以万计。如今腐草案结,元凶伏诛,然堤防尽毁,漕运中绝。臣躬勘灾地、咨访老工,拟疏邗沟故道,筑芍陂石堰,凿广陵新渠,三工并举以安扬州。谨将工费筹算条陈如左……此呈贾主簿筹算之册本。”
第301章:一封奏疏,羡煞多少朝臣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