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了工厂,就有工人,也就有了人流量,这一带的房子也好卖了。”
“要是到时候地铁能一路通到钱江大学那边,说不定再往后过几年十几年,还能一路打通到这边来呢。”
听着老爸说的话,坐在后排的李珞倒是怔了怔,旋即失笑,没想到老爸的嗅觉还挺灵敏。
不过想要看到地铁通往这边,那得是十多年之后的事情了,现在还早得很。
“感觉现在这马路畅通之后,咱们回老家都快很多啊。”李国鸿开着车,瞅了眼时间,“咱们从家里出发才九点多,这会儿刚十来分钟,就已经到这边了,估摸着也就二十多分钟就能到村里。”
以往都得要三四十分钟,才能一路颠簸回去。
现在随着殷江区持续的沿着殷江往北发展,交通先行的政策支持之下,来往已经是越来越便捷了。
没过多久,李珞他们就远远望见了李家村的轮廓。
说是李家村,但其实如今已经看不出多少“村子”的样貌。
从村口红墙绿瓦的围墙大门开车驶入主干道,沿街便是两排气派的联排小别墅,家家户户都是四楼的高度。
自从07年那阵,宁山以北为了响应国家美好城市建设工程的号召,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拆迁工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