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较于察举制,以孝道来评判举士,科举制显然要实用的多,自然正合他胃口。
陆逊也微微点头,赞道:
“虽说我大汉重孝道,然而方今乱世,楚公最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,能助楚公匡扶汉室,扫除奸逆的真正贤能。”
“以孝道来举士,确实已不合时宜,且这察举之制早已弊端重重,被举孝廉者,又有几人是真凭孝道而被举荐?”
“臣赞同士元所说,萧军师这科举制,以科考结果来评定人才优劣,确实比察举制更为实用,臣也以为可行。”
陆逊虽同样出身士家,风骨品行还是摆在那里的,并未有假公济私,只顾维护士家利益,而不顾国家大计。
显然在他看来,哪怕是士家子弟,也该凭真本事在刘备麾下谋得一席之地,而非只凭家世去滥竽充数。
就算你是陆家子弟,你没本事,你就窝在家族里混吃等便是,休要借助我陆氏之名出来做官,祸害了国家。
众谋臣们热议不绝,多是对萧和这科举制盛赞。
哪怕有个别人,看出了这科举制有损士家豪姓利益,却也不敢站出来公然反对。
这便是楚国与魏国的最大区别所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