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他才在今日军议上,扮演了不沾锅的角色,只是引导曹冲来说出他的猜测,自己不做定论。
对了,自己多少能分点功劳。
错了,责任则全在曹冲身上。
“仲达的顾虑不无道理,可倘若你判断对了,岂非白白让仓舒又出了风头?”
曹丕叹了口气,显然心有不甘。
司马懿给曹丕添了杯汤茶,意味深长道:
“二公子呀,你还看不明白吗,大王心中已倾向于立你为储,不然怎会重用于我?”
“这一点风头又不足以改变不大王的倾向,却要冒极大的风险,仓舒公子要出风头,就让他出便是,咱们要求稳才是。”
曹丕若有所悟。
时年秋,一道由荀彧执笔的《讨曹贼檄文》,先一步散播往了魏国各州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