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他这一路走来,却反复遭遇到挫折与风波。做得越多,却好像错得越多,似乎上苍正在给他开什么残忍的玩笑,刚要看见开始转折与希望,结果却总是一落千丈。
一年前,司马冏还在谋划新政改革,削平关西。到了今日,他居然和长沙王打得难解难分,这要如何去和河间王与成都王征战?他的内心里充满了悲观。
莫非是天命不眷顾我吗?
昨夜的那场大火,司马冏其实心里明白,大概是身边出了内鬼。可冥冥中他却觉得,这就是上苍给他的预兆,告知他注定失败的命运。司马冏本来不能接受这一点,但经过了这么多风波后,不知为何,他好像变得能够接受了。比起没完没了的波折,或许结束也并不是一个那么坏的选择。
直到此时,司马冏才缓过神来,然后他得知了长沙王携天子将要离开的消息。董艾等人立刻向司马冏请战,表示一定会夺回天子,司马冏看着这些人在自己眼前言语激昂,慷慨陈词,既没有否定,也没有肯定,最后只是说:“那就听你们的吧。”
其实他想说的是:“那就听天由命吧。”
司马冏已经不相信自己还能获得胜利,但身为三军主帅,他的命运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命运,他不能轻言放弃,只是他不知该如何坚持。
于是在明光殿内安坐,等待厮杀的最终结果时,他令人取来一把琴,与一壶颐白酒。用烫过的酒水下喉后,聆听着远处的喊杀之声,司马冏感觉自己的听觉已经朦胧,不由浑身发烫,醺醺然间,天地中似乎只有自己一人,他不由轻抚琴弦,弹起社稷礼乐来。
这一曲名做《宣辅政》,是歌颂晋宣帝司马懿政变掌权的丰功伟绩,其辞曰:
“宣皇辅政,圣烈深。拨乱反正,顺天心。网罗文武才,慎厥所生。所生贤,遗教施。安上治民,化风移。肇创帝基,洪业垂。于铄明明,时赫戏。功济万世,定二仪。定二仪,云行雨施,海外风驰。”
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高平陵之变,当年宣皇帝蛰伏潜邸,卧薪尝胆,一举剿灭曹爽,奠定了司马氏基业。当是时,他拨乱反正,治民兴农,得到士族与百姓的爱戴,使国家在此后数十年内兴旺发达,也才有后面平定吴蜀,一统天下的伟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