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李含也只是这么一写而已,没料想到,司马乂在取胜以后,竟然当真要将胜利果实让给司马颖。如此一来,李含威逼的计划也失败了。单凭司马乂一方的力量,确实无法与征西军司相提并论,可一旦有司马颖加入,李含的威逼,便是将司马颖推向自己的反面,这会使得西军彻底丧失大义旗帜,且给成都王一个兼并齐王旧部的机会。
在如此情况下,李含只得暂且投子认负。
西军在洛阳城下止步四日,终于等来了司马颖的使者,此次前来的,正是成都王右长史郑琰。不同于对李含的严加提防,郑琰一入洛阳,便得到了司马乂的亲自接待,司马乂将其迎至骠骑将军府上,继而细谈了两个时辰之久,所谈无它,全是有关以后朝局的大事。
最终司马乂说服郑琰,达成了协议:司马颖决定暂不入洛,承认司马乂独自灭齐的大功,也支持由司马乂来担任辅政之位。但作为交换条件,自此以后,朝廷要发布的所有诏书,帝国的所有人事变动,都要先呈送邺城,由司马颖审阅以后,然后得以实行。
而对于倡义讨齐的司马颙,双方均不予置评。事成之后,郑琰来到李含大营,向李含通报了谈判结果,并勒令他退军。
李含本来还抱有一丝侥幸,若成都王与长沙王未能谈拢,他还可以浑水摸鱼。但现实却是沉痛的,他有资本挑衅长沙王,却无力面对洛阳与邺城的联盟,他只能理性地接受一无所获的现状,黯然退兵关中。
一场大战就此消弭于无形之中,太安元年也就此平安结束了。
随着太安二年(303年)的到来,新的一年,会有和平到来吗?
人们多不敢做此想,因为这一年是癸亥年,而在下一年,便是传说中有浩劫降世的甲子年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;http://www.wwwtv5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