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六章 三姓之县(4k) (3 / 7)

作者:陈瑞聪 最后更新:2025/8/2 11:45:54
        这五姓共同见证了夏阳在五百年岁月变迁,在两汉的兴衰中,一度以为这种生活会到天荒地老。但历史的长河从来没有什么永恒,随着汉魏的更替,夏阳的格局也紧接着发生了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官渡之战后,袁曹在河东大战,其间夏阳的第一大族卜氏参与到高干河东之乱中,结果为参军张既所族灭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曹刘汉中之战时,关中因粮食匮乏,民心不稳,曹操便将关中的大量民众迁往河北,夏阳的第二大族韩氏因此离开故乡。

        至此,夏阳县仅剩下董氏、冯氏、同氏三姓。他们以接近苟延残喘的方式存活着,又默默等待着振兴家族的良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的这三姓都已称得上是中落,主家占地不过千亩,仆从不过十余人,在关中诸姓中根本无足轻重。但在夏阳,经过数百年的开枝散叶后,他们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,毕竟三姓族人几乎占据了夏阳户籍的半数,想要治理好夏阳,当然离不开他们的帮助,所以魏晋以来的历任县长都以笼络为手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被笼络最多的自然是上庄董氏。虽然如今文风发达,士族间多贬武崇文,以诗书传家的往往高人一等。但在夏阳这么一个穷困的地方,诗书显然用处不大,而出身名将之后的董氏兼修兵法、刑狱,颇通庶务,所以在如今的三姓中,也是最得县府倚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故而在得到被辞退的消息后,前夏阳县尉,也就是如今的上庄董氏家长董崇,不免感到极为愕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毫无心理准备,不由对家仆再三确认道:“新县君已经公布了告示,把我免官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家仆回答说:“不止是大人您的县尉,还有冯公的功曹,同公的县丞,还有几位公子的廷椽、主簿,只要是不在县衙内过夜的,都给免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竟有这种事?”董崇感到不可思议,因为这样的变动过于违背常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在一个县内,理论上,县长就相当于国家任命的诸侯,在任期内,对于县内拥有包括生杀予夺在内的所有大权,自然也拥有任免县内所有官吏的权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