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罢,他当即又下令道:“不管他们怎么修,我们都只有一招,继续用火船烧,这样一来,贼军永远渡不了河!”
于是当日深夜,辛冉按照孙秀所言,把事先征集的百余艘船只从小平津渡口拉出来,陆陆续续放上干柴,浇上火油,点火推入水流之中。火船顺流而下,烈焰火蛇腾空,在黑夜中显得格外显眼。
再一次看见火船从上游出现,沿岸的将士们连忙向卢志禀告此事。即使在深夜之中,他们也在进行着搭桥作业。卢志对此早有准备,他令将士们在新造的河桥西面拉起一道铁索。等火船过来时,通通被铁索拦住。
然后卢志让将士将预备修补浮桥的小艇都取出来,令人乘坐划向火船。这些小艇都装有带钉头的长锁,在靠近火船后,将钉头凿在火船船头,就可以拖回岸边。
此事由卢志长子卢谌亲自指挥,他们划舟穿行大河之上,遇到火船就将之钉住引向岸边。自子时开始,一直忙到丑时两刻。河北义军将士在岸边观看,每见火船被长锁钉住拖走,就鼓噪喝彩。等到了天亮的时候,所有火船均被拦截,燃烧殆尽后,浑身漆黑不成形状。再望大河上游,一片寂静,河流静静流淌,泛着碎片般的的波光,除此以外,再无任何火焰西来。
次日一早,义军继续搭建下一段河桥,卢志的五日之言并非虚言,甚至还留有余地,大概再需要两日,河桥就能成功修复了。
而另一边,辛冉见烧船不成。只好通知在邙山驻军的士猗、孙琰等人,让他们去河边列阵射箭,阻止义军搭建最后一段浮桥。
士猗诸将闻言,并不以为是一件难事。当即令军中将士带满了箭矢,率众抵达河边列阵,只等对面搭设浮桥到眼前时,就以漫天箭雨面对。
然而令他们未料到的是,义军并不是像他们所想的那样,硬顶着箭雨前来搭建浮桥,而是先派来了四十余艘他们从未见过的船只。
这些船只并不像那些寻常可见的渡河船只,要么只有一个堪堪避风的船舱,要么干脆连起码的船舱也没有,而是专门用来作战的艨艟战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