艨艟战船体狭而长,一船可容纳五十人左右,船舱大且厚,且蒙有牛皮,几乎占据了整个甲板的三分之二,船舱内分为两层,下层开有开掣棹孔,可以供三十人摇橹转向,上层则四面开弩窗矛穴,供人向外射击战斗。
这是长江战场上进行作战的主力战船,若在水中朝岸边射箭,根本不惧矢石,任岸边禁军放出多少箭矢,也不能击碎船舱舱壁,只有同样的战船进行对接,用跳帮战术方能将其处理。可这里的禁军将士毫无准备,哪怕他们其中有不少甲骑,也有全国装备最精良的重装步兵,却对这些水上猛兽毫无办法。
双方对射了两三个时辰,禁军几乎是在水边白白挨打。眼见着己方接连死伤了数百人,而艨艟舰上在水面岿然不动,毫无伤亡,他们士气直接跌落谷底。士猗等人无奈,只好又把军队从水畔撤回来。休整片刻后,他们又做了两次动员,试图与艨艟舰再战,结果毫无意外,仍然只能撤退。
谁能想到呢?按理来说,河北人是最不熟悉水战的。可偏偏卢志掏出了这样的战术,禁军诸将只有甘拜下风。
至此,河北义军彻底扫除了搭建河桥的阻碍,在第五日晌午,他们成功将浮桥搭入南岸。
在完工的那一日,所有义军将士都深感不可思议。他们在河桥上来回走动,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——原来在世人看来前所未有的奇迹,我们也能轻松做到!至此,他们无不意气风发,感觉与最终的胜利近在咫尺了。
而经过此事后,常山军诸将对卢志可谓心悦诚服,钦佩至极,私下都议论说:“我军能够走到这一步,全靠军中有二君啊!”他们称呼卢志为“文君”,刘羡为“武君”,意思就是刘卢二人是勤王元勋。
河桥既然修成,原本停下脚步的军队再度启程,在三日之后,十万勤王义军成功渡河,在邙山以北列营十里。
邙山上的禁军见状,主动放弃邙山,退回到偃师城中,就目前的形势来看,两军只剩下这最后一战了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;http://www.wwwtv5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