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立某个职务和部门,刘荣本能的就会想到:要给这个官员找一个死对头、要给这个部门找一个监察者。
在朝堂之上也是——考虑丞相人选的同时,刘荣本能的会从该人选的死对头中,考虑亚相御史大夫的人选。
而在学术层面,刘荣想要达成的局面,其实也是制衡二字。
有两家分庭抗礼,互相拆台,那就还行;
若有三家三足鼎立,互相掣肘,谁也奈何不了谁,那更是再好不过!
至于未来,究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,还是以封建帝王之身,强行推动第二次‘百家争鸣’降临在华夏大地,刘荣还暂时没想好。
但至少短期内,刘荣并不希望儒家,达成对华夏文化、学术、思想界的垄断。
还是那句话:流水不腐。
只有适量的外部竞争压力,才能促进学派的内部整合,以及发展、进步。
没有外部威胁和竞争压力,儒家大概率就会像原本的历史上那般——没有对手,那就创造对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