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额也不算高,一年五算,也就是每年六百钱。
作为后世人,刘荣对于奴隶制的感官,显然好不到哪里去。
即便明知奴隶制,还没有到被完全废黜的时候、如今汉室还离不开奴隶制,来充当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润滑剂,刘荣也还是本能的厌恶、排斥这万恶的奴隶制度。
客观条件不允许罢黜,主观上又不希望留存,怎么办呢?
刘荣想了一个好办法。
——汉人、华夏贵胄为奴为婢,确实让人很难接受。
但倘若是外族,如北方的游牧之民、南方的百越之民,亦或西南夷、东北方向的朝鲜等‘外人’做奴隶,那似乎就相对好接受一点了。
如果,能把如今汉室的所有奴隶——至少是大多数奴隶,尤其是那些负责重劳力的奴隶,都从现有的汉人,替换为外来民族,那刘荣心里就好受多了。
只不过,这都是刘荣的一厢情愿。
不可能说是刘荣一声令下,或是软绵绵的倡导、提倡之类,就能让天下的奴隶主们,都把手里的汉人奴隶恢复自由身,然后再另外花钱、找门路,去买那些愚不可及,连‘人话’都听不懂的外族奴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