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死亡的到来,刘邦面对的务必坦然,竭尽所能的为继承人:孝惠刘盈,以及爱子刘如意尽可能安排好了一切。
之后的太宗孝文皇帝刘恒,亦然。
这位实力大于名气的圣君,虽然在史书上留下了‘不问苍生问鬼神’的污点,但在面对死亡时,也同样保持了十足的坦然。
也正是因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,汉文帝刘恒才能在四十七岁驾崩之时,为汉家留下一个为储二十二年,羽翼早已丰满、政治手腕早就练得无比老辣,且已经年过三十的壮年天子:孝景刘启。
除了安排好继承人,刘恒甚至好有空留下一封遗诏,告诉天下人:人食五谷杂粮,就必有生老病死,这是天道,是无法避免的;
朕德薄巴拉巴拉,一生碌碌无为、对天下没什么贡献巴拉巴拉,朕的丧葬之礼要节俭、随葬品不能有金石珠玉巴拉巴拉……
一个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人,是不可能以这样一种平静的姿态,一手安排——甚至是‘操办’自己的身后之事的。
只能说,在死亡这二字面前,汉家的皇帝——尤其是西汉前半夜的皇帝们,都基本做到了绝大多数封建帝王,都无法做到的坦然。
有多坦然?
——他们非但不恐惧、不忌讳,不对长生不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甚至还能有心事想着利用自己的死、利用封建帝王死后的特殊地位,来为政权谋利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