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一朝天子驾崩、新君即立之后,原属于储君的班底鸡犬升天,从太子班底升格为天子心腹;
这时,太子宫就会迎来一次‘迭代’,数百上千人的舍人人才库,就会竞争出三十人以内的太子属官。
无论是否有储君存在,太子宫都会在这些属官的支撑下,维持着基础运转。
具体到刘荣这里——无论是平步青云的汲黯,还是被刘荣逐渐淡忘的郑当时,都是早在太宗皇帝年间,便已经被纳入‘舍人’人才库,并在太宗皇帝驾崩、先孝景皇帝即立时,从舍人群体中脱颖而出,得以跻身太子宫的精英群体。
他们先是和整个汉家的在职官员竞争,最终胜出,成为‘舍人’;
而后又从千百舍人当中,再度竞争生出,成为优中选优的‘太子舍人’。
待进入太子宫,成为储君班底后,他们,也依旧还要面临竞争。
比如汲黯,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,始终没有消失在刘荣的视野当中,便成为了刘荣毋庸置疑的潜邸心腹,至今都还紧随刘荣左右;
反观郑当时在内的大多数原太子宫属官,则在这个竞争过程中,悄无声息的被‘淘汰’,被遗忘。
以至于今日,看到科举报名报当中的‘郑当时’三个字,刘荣才终于想起来:自己曾经,似乎可能也许,有过这么个属官,却不知由于什么原因,居然有好几年没见过这个人了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