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晁错‘潜伏太子宫’的贡献所赐,先孝景皇帝,情感上倒是比较偏向法家。
但也仅仅只是个人情感上,而非整个汉室,由上而下的认可、接受,甚至亲近法家。
事实上,时至今日,天下仍旧有不少地方郡县,将法家视为洪荒猛兽,视为苛政、暴政的根源。
至于当今刘荣,则是一切唯公——只欣赏法家在律法层面的造诣,却对法家在治国层面的主张不屑一顾。
在这个大环境、大背景下,法家如今的状况,虽还不到举步维艰的程度,但也绝不很乐观。
晁错之后,朝堂之上,就只剩下赵禹这么一根杜苗,外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张汤。
在外,倒是有个雁门太守郅都,原本在朝中担任中郎将,并且还是中尉的最佳人选;
如今却走了武将的路子,未来的发展,大概率会更亲近兵家,而非法家。
然后就没了。
地方郡县,倒是有零星分布的法家士子,但能跻身中央决策层、能称之为‘高官’的精英,就这么三两个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