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:在这件事情上,那些法家出身的同门师兄弟,严重损害了赵禹的利益!
以至于赵禹这么个法家‘顽固派’,都不留情面的请求从重惩处,而非为那些同门师兄弟求情。
那么,此番,儒、法诸学士子非议太祖高皇帝,乃至整个汉家对‘士子’不公,究竟触碰到了赵禹的哪片逆鳞呢?
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,也不过三两句话就能说明白。
——法家出身的士子,在如今汉室,很不好混!
背着‘助纣为虐,助秦残民’的政治污点,法家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,一直到太宗孝文皇帝年间,甚至都不曾有过哪怕一人,跻身于庙堂之上!
真正为法家打开汉家朝廷之大门的,是晁错。
甚至即便是晁错,一开始也并非以‘法家士子’的标签入仕,而是扯了一层《尚书》博士——也就是儒生的皮,才得以顺利跻身朝堂。
再经过对先孝景皇帝十数年如一日、润物细无声的洗脑,才总算是为后来的法家士子,开了仕汉的先河。
鬼知道当年,《尚书》博士晁错成为太子詹事,并受了太子刘启的拜师礼时,儒家上下有多高兴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