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延嗣阴险地对刘皇后说:“祸乱发生只在瞬间,怎么会有时间从数千里之外再请旨呢?”刘皇后一听就慌了,又去找李存勖,李存勖这时还没有糊涂透顶,坚持先调查再处理。一心挂念儿子安危的刘皇后索性自己写了一道教令,让马彦圭交给李继岌,让他先动手杀掉郭崇韬。
80郭崇蹈之死
看了母亲的教令,李继岌说:“六军将发,郭令公并无其他过错,我怎能做这种负心之事呢?”李从袭等人痛哭流涕地说:“圣上既然有口谕,大王如果不当机立断,万一中途机密泄露,我们就没命了。”李继岌说:“圣上没有正式诏书,单凭皇后的教令怎么能杀朝廷大臣?”李从袭见李继岌不肯听从,又故意制造事端使郭崇韬得罪李继岌,然后再进行挑拨。李继岌毕竟年轻没有经验,于是就站在了宦官们一边。
第二天早晨,李从袭以李继岌的名义召郭崇韬议事,李继岌上楼躲开,命心腹李环藏着铁锤立在阶下。郭崇韬昂首挺胸前来,刚走上台阶,李环举起铁锤猛力一击,郭崇韬霎时脑浆迸裂死于非命。
继岌见李环得手,只好下楼宣示后教,收诛郭崇韬儿子郭廷诲、郭廷信。郭崇韬左右统皆窜避,惟掌书记张砺诣魏王府前抚尸恸哭。
唐主尚不知成都发生变故,饬令李继岌还都,命太原尹孟知祥就任西川剑南节度使。
孟知祥接到任命后赶往洛阳陛辞。李存勖设宴款待。他对孟知祥说:“我听说郭崇韬有异心,你到成都后将他给我杀了。”孟知祥却说:“郭崇韬是国家功臣,不应该杀他,等我到成都后观察一下,如果他没有异心便将其送回。”同光四年(926年),孟知祥抵达成都时,郭崇韬已经被冤杀了。
郭崇韬班师稍微迟了一些,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异心,而是蜀地刚刚平定,山林之中盗贼很多,而孟知祥又没有到任,郭崇韬便派将分路去招抚各地,他怕一旦班师之后,地方会再发生混乱,没想到这给马彦圭当成了借口。
却说唐主令王衍入觐,赐他诏书道:“固当裂土而封,必不薄人于险,三辰在上,一言不欺!”王衍奉诏大喜,语母及妻妾道:“幸不失为安乐公!”
于是转告李继岌,愿随入洛。李继岌留部将李仁罕、潘仁嗣、赵廷隐、张业、武璋、李延厚等辅佐孟知祥守成都,自率大军启程,押同王衍家属向东北进发。沿途山高水长,免不得随驿逗留。伶官景进入白唐主道:“西南未安,王衍族党未免谋变,不如早除为妥。”
庄宗听从景进建议,派宦官向延嗣下诏诛杀王衍君臣一行,以防止其趁势作乱。李存勖的诏书原文为“王衍一行,并宜杀戮”。这道命令的意思很明确,就是杀了王衍以及跟王衍同行的人,这就包括了徐氏姐妹以及前蜀官吏、侍从及其家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