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百一十章试验田 (1 / 5)

作者:周府 最后更新:2025/9/14 17:31:04
        第三百一十章试验田

        长安宫,尚书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二年时,朕下诏令荆州民众所出户赋、徭役折算为钱,用于招募船工造船,不知情况何如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虞审查尚书台文书,忽而问道:“可有台吏至郡县督察民情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禀陛下,台中去岁曾两次遣人查访,据官吏所报,及观去岁所下修补政令,民间以钱抵赋税,其影响甚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杜畿拱手说道:“乱世之下,五铢钱本无人问津,而自陛下下诏起,中原商贾车载钱币入荆州。民众先以粮换钱,再以钱缴赋税。官府以钱币募船工,众多不愿受钱,刺史不得已求我台调配辎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经臣与丞相商议,调发粮草一百万石,盐十万石以援荆州,以换购船工手中五铢钱,并严令大族遣人兑粮。故去岁秋冬以来,钱、粮之价遂渐稳。去岁秋赋民踊跃以五铢钱抵赋,船工以钱兑粮,民间市津畅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用五铢钱缴赋,荆州士民肯定是愿意,毕竟两汉生产出来的五铢钱太多,且在乱世背景下,粮草才是硬通货,而五铢钱反而价值越来越低。

        官府按相对合理的钱粮比来五收税,而不少商贾抓住机会,用低价收中原五铢钱,之后再卖给荆州士民。荆州百姓以粮换钱,再用于缴纳赋税。其中两重程序下,商贾赚了笔钱,荆州士民用粮换到更多的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官府收到五铢钱,民间百姓担心五铢钱会贬值,船工不愿以钱币为五铢钱。而为了稳定市场,尚书台从其他地区抽调物资用来平稳物价,有了官府的背书,荆州地区的钱、粮比渐渐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秋赋,荆州维持了五铢钱抵税的政策,则是让民间看到政策的持续性,五铢钱与粮、盐比渐渐回到官府所制定折算比的区间内,大体是稳定了物价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