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朗是赵基从会稽郡守征入朝中拜为九卿的,虞翻是王朗旧吏,王朗举虞翻接任太史令。
就是因为虞翻身上带着赵基党羽的痕迹,又有前太史令王立的前车之鉴,所以王朗的提议被否决,转虞翻为议郎。
太史令官秩六百石,议郎也是六百石。
易经以及天文、数学相关学问,在琅琊地区很是风靡。
赵彦当年率乡党子弟协助平叛,所献的‘五阳郡兵’之策也算是海内知名。
琅琊赵氏在天文、历法、易经方面也有家学造诣,所以虞翻的仕途脉络、家传学问,都与赵基一方有高度叠合。
对于这场冲突,虞翻自然是不满吕布的。
不求弄死张杨,调停战争矛盾,让赵基将曹操余孽消灭一空,那虞翻也就满意了。
虞氏五世治学易经,琅琊、江东海贸航线通畅,每代都有人在琅琊这里交流学习,曹军对徐州的屠杀,大量的徐州士民逃亡江东,使得江东人对曹操的感官评价很差。
曹操如果活着,江东人还能客气说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