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问题也很明显,袁军在济水流域缺乏渡河舟船。
与孙策陷入长期对峙,等到公孙瓒完成动员,那袁绍就陷入全面被动。
为了早日决战,袁绍只能命令青州各军在济水下游的乐安集结,企图两面夹击。
然而,从长江撤离的孙贲、孙静、孙权等孙氏宗族、乡党旧部船队走海路北上。
在琅琊完成最后补给,这支两万多人,算上家眷五万多人的庞大船队绕胶东半岛而来,并沿途投放军队,分兵攻掠空虚的东莱郡、北海国。
青州各军后方不稳,要么主动和谈依附于新州牧孙策,要么携带家眷部曲跨过济水、黄河,向平原国撤离。
袁军主力能做的就是盯死孙策,为青州豪强迁徙、逃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、协助。
孙策这样步兵正面防守,水军侧翼抄袭、游击,如似剑盾。
西线济南国防线是盾,东线则是进攻的长剑。
一静一动之间,仰仗水师这个远远领先于河北的技术兵种,虽未正面交战,却压的河北兵不敢冒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