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弦笔下的人物都能够在生活里保持着对于无聊的热情,用空虚克服空虚,用无聊克服无聊,正如黑格尔的‘喜剧主体’,主体与世界之间取得了一种虚化的关系。”
“这些人物平静地接受意义的失落,并不反抗,而是用消解的方式去面对,他们身上具有后现代的特质,所有的姿态都是消解的姿态。生活里到处都是困难、苦闷与过错,面对时代的不震惊,人们也只能变成不震惊的角色,他们只是掏空自己,变成意义世界的残余,在不幸福的生活里,把对生活的不幸福感消除。”
“由此,江弦的体现了后现代反对理性、崇高,提倡世俗化欲望全面扩张的特点,将传统的人的归属感解构,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解构思想深处也具有后现代的影子。”
“王濛同志这是把接力棒交给了江弦同志啊。”私底下议论起这篇评论的时候,龙世辉忍不住感叹说。
章仲锷对此深以为然。
因为王濛这篇《论“顽主”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》写的真是.
不遗余力!
章仲锷和龙世辉都是老同志了,一路见证过王濛的崛起,对王濛无比熟悉的同时,也清楚的知道王濛本身的分裂。
因为王濛的少布时代是一个高政治的年代,而到了80年新文学涌现以后,他又开始渐渐开始逃避与政治纠缠不清的过往。
所以当王濛走上一个无法再逃避纠缠的位置以后,他似乎要把手中的这根接力棒亲手交给江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