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平也跟着松了一口气,李老师的水平一如既往地高,他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
期待的同时,邹平望向李恒的眼里难免有一丝羡慕,人家还比自己小一圈呢,文化底蕴竟然高到了如此境界,他真真是叹为观止,真真是服气了!
不服不行啊,搁他自己是一个段落都写不出来。
廖主编爱不释手地看眼手稿,忍不住问:“后面还有多少篇章?”
李恒对此早有详细规划:“全文拢共41篇章,目前已写完6篇,后续大概还有35篇,字数预计会在32万左右。”
廖主编高兴出声:“还有这么多?”
李恒点头,把自己目前研究赵菁的资料和文献大致讲了讲,把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翻阅当地县志的经历讲了讲,把自己的一些构思和想法讲了讲。
最后他说:“这些都是开篇就定了的,预计写到11月份收尾。”
廖主编听得连连颔首,难怪李恒能写出这么有底蕴的文章,原来背后有著名学者支持,这下子他就彻底放心了,当即不再犹豫,问:“这部作品交给我们《收获》怎么样?”
有些事,两人心知肚明,这只是例行公事的一问。
目前来讲,李恒是离不开《收获》杂志的,更是离不开巴老爷子的鼎力支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