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道因为版税原因,那些唱衰和倒他的人目前仍在活跃,并且数量不再少数,要他单独去扛,估计会走前生京城老王的老路,被迫远走他乡。
迎着廖主编和邹平的眼神,李恒表态:“当然是交给《收获》杂志,交给你们,谁让我跟你们熟悉呢。”
这俏皮的一答,三人彼此会心一笑,算是正式达成了协议。
廖主编掂摸掂摸文稿,郑重表示,“稿费还是老样子,千字三十元。版税也一样,将来要是出版,按5%计算,如何?”
李恒下意识想反驳,5%太他妈的吃亏了啊,起码也得10%啊。
但他权衡一番后,就改了主意。
现在自己不能操之过急,得先把眼前的难关过去了再说。况且巴老爷子那么挺他,他不能只给对方留下一个唯利是图的恶劣印象。
虽然,追求财富并可可耻,他也一直奉行有多大能耐吃多大饭。但有些东西还真就要讲讲人情,讲讲香火情,给足人家脸面,人家才能不遗余力地继续支持他、给自己脸面。
反正嘛,好作品那么多,他根本不担心后面枯竭了,当下痛快表示,“没问题,咱按老规矩办。”
最重要的一件事谈妥,廖主编心里稳了,拉着他坐下问:“这部散文有书名吗?”
李恒沉思两秒,问:“叫《文化苦旅》怎么样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