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这篇论文,建议单独发表
来到公司,关瑶稍作休息便全身心投入到刑法学开卷论文的创作中。
对于《人工智能刑事责任的边界重构》这个题目,她心中早有一套独特的构思,决定来一场惊艳的降维打击。
关瑶深知,要让论文脱颖而出,必须有新颖且极具说服力的论据。
于是,她回想起后世在2025年发生的AI换脸诈骗案。
开始编!
在论文中,她详细阐述案件细节: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AI换脸技术,伪装成某知名企业高管,与合作方进行视频会议,骗取对方信任后,成功转走巨额资金。
她深入分析案件中AI技术的应用方式、犯罪过程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,并从法律层面详细论证该如何认定AI在其中的刑事责任。
她结合现行刑法条文,探讨AI作为犯罪工具与传统犯罪工具的本质区别,以及在量刑时应如何考量AI技术的特殊性。
这一虚构案例,在关瑶的笔下栩栩如生,仿佛真实发生过一般,为她论述人工智能刑事责任边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不仅如此,关瑶还在论文附录中附上了自制的“刑事责任能力光谱图”。
这张图融入了神经法学理论,而这一理论在当下的学术界尚未广泛应用,她却提前十年将其引入论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