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上用苍劲有力的楷体写着《天工开物笺注》几个大字,字体虽因年代久远而稍有褪色,但依旧难掩其神韵。
纸张质地细腻,却又透着一股坚韧,触摸上去,能感受到微微的粗糙感,那是岁月沉淀的痕迹。
张震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,一股淡淡的、混合着纸张陈旧气息与墨香的味道弥漫开来。
书页上的文字是工整的小楷,字迹娟秀,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书写者的用心。
仔细看去,这些文字并非仅仅是《天工开物》的原文,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笺注。
笺注部分对原文中关于古代农业、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。
比如在提及古代纺织工艺时,详细描述了不同织机的构造、操作方法,甚至精确到了每个部件的尺寸,如“腰机之轴,长三尺有五寸,径三寸,以坚木为之……”;
卷四第234章发现宝贝
在讲述金属冶炼时,对各种矿石的产地、特性以及提炼过程中的火候控制、化学反应等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记录。
如“炉甘石与铜相和,炼之,待其色转赤,方可得锌铜合金……”。
这些笺注不仅丰富了原书的内容,更像是一把钥匙,为张震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科技文明深处的大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